一、检查点的方式有哪些:
主要是python 内置的assert 断言(自动断言)还有locust 中的catch_response 断言(手动断言);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?
其实主要区别在与生成locust 报告上面,手动断言失败,我们在locust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报错信息,如果通过内置断言,即使断言失败
我们也看不到错误信息
二、**手动断言**
使用self.client提供的catch_response=True`参数, 添加locust提供的ResponseContextManager类的上下文方法手动设置检查点。 ResponseContextManager里面的有两个方法来声明成功和失败,分别是 success和 failure。其中failure方法需要我们传入一个参数,内容就是失败的原因。 代码实现
“`
@task
def login(self):
with self.client.post('/login', json={'username': 'admin', 'password': '<PASSWORD>'},name='登录',catch_response=True)as response:
if json.loads(response.text)['status'] == 'success':
response.success()
else:
response.failure("登录失败")
“`
在报告上,这里我们就能捕获到错误:
如果通过下方的自动断言,及时断言失败,我们的locust报告依旧不会显示执行失败,也不会有失败提示
三、**自动断言(assert)**
**Python**的 `assert`是用来检查一个条件,如果它为真,就不做任何事。如果它为假,则会抛出AssertError并且包含错误信息,如果不做处理的话,如果断言失败的话,它不会继续往下走,而且不会在我们的locust页面里面进行显示
**assert** **2**==**0**,”2是不等于0的”
如果使用assert不想让其报错,想让其往下走的话,可以使用
`try:`
“` try: assert len(formhash)==9 except AssertionError print(“出错了”) “`
locust默认情况下会使用默认的检查点,比如当接口超时、链接失败等原因是,会自动判断失败